在工業管道系統中,國標截止閥(符合如GB/T 12235等標準)以其優異的密封性能和可靠的切斷能力,成為流體控制的基石。其核心作用在于精準調節或完全截斷介質流動,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,則在于多樣化的操作方式。了解這些操作方式,是確保閥門高效、安全運行的前提。
一、手動操作:靈活可靠的基礎
手動操作是最傳統、應用最廣泛的方式,尤其適用于無需頻繁調節或自動化程度要求不高的場合。主要形式包括:
1、手輪操作:這是最常見的形式。操作者通過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手輪,帶動閥桿螺母或閥桿螺紋,使閥瓣(閘板)垂直升降。順時針旋轉通常關閉閥門(閥瓣下移壓緊閥座),逆時針旋轉則開啟閥門(閥瓣上提離開閥座)。手輪設計考慮了人體工程學,提供足夠的力矩,適用于中小口徑閥門。
2、手柄/杠桿操作:主要用于通徑較小(通常DN50以下)、操作力矩要求較低的截止閥(尤其是快開型)。手柄直接帶動閥桿旋轉90度或更小角度,實現快速啟閉。其特點是動作迅速、結構緊湊。
3、齒輪傳動操作:當閥門口徑大、工作壓力高導致操作力矩過大時,手輪驅動會變得困難。此時可采用齒輪箱(正齒輪或蝸輪蝸桿)進行減速增扭。操作者轉動一個小手輪,通過齒輪嚙合放大扭矩,從而輕松驅動大型閥桿。這種方式在大口徑電站鍋爐給水系統、化工高壓管道中尤為常見。
手動操作要點:
1、明確旋轉方向:務必清楚“順關逆開”或閥門上的指示標識。
2、平穩施力:避免使用加長杠桿猛力操作,防止閥桿變形或螺紋損壞。
3、到位確認:關閉時,旋轉至手感明顯變重或無法再轉動(但勿強行過度),確保密封;開啟時,通常開至全開位置(閥瓣升至最高點),減少流動阻力。
4、雙閥操作順序:在需要隔離的雙閥系統中,開啟時應先開上游閥(平衡壓力),再開下游閥;關閉時應先關下游閥,再關上游閥。
二、自動控制操作:智能高效的驅動
隨著工業自動化的發展,利用外部動力源驅動閥門執行機構,實現遠程或程序控制成為趨勢:
1、電動執行機構:通過電機驅動齒輪系統輸出旋轉或直線運動,帶動閥桿動作。接收控制系統的電信號(如4-20mA, 0-10V)或開關指令,實現閥門的精確比例調節或開關控制。適用于需要頻繁調節、遠程控制或集成到DCS/SCADA系統的場合。優點是控制精度高、響應快,但需電源和信號線路。
2、氣動執行機構:利用壓縮空氣驅動活塞或薄膜產生推力/拉力,帶動閥桿直線運動(常配直行程截止閥)或通過齒輪齒條/撥叉轉化為角行程。接收氣動信號(通常0.2-1.0bar)或電信號(通過定位器轉換)。特點是結構簡單、動作迅速、本質安全防爆,特別適合石油、化工等易燃易爆環境。需要穩定的氣源。
3、液動執行機構:原理類似氣動,但使用高壓液壓油作為動力源。能提供巨大的輸出力,適用于超大口徑、超高壓力差的極端工況。系統相對復雜,成本較高,應用不如電、氣動廣泛。
自動操作要點:
1、信號匹配:確保執行機構與控制系統的信號類型和范圍匹配。
2、行程校準:安裝后需精確校準執行機構的行程,確保閥門能準確到達全開、全關和中間任意調節位置。
3、故障安全位置設定:根據工藝安全要求,設定在失電、失氣、失信號時閥門應處于的安全位置(全開、全關或保持原位)。
操作注意事項通則:
1、操作前檢查:確認管道壓力狀態(尤其開啟前確保上下游無壓差或已平衡)、閥門流向、執行機構狀態(手動/自動切換)。
2、平穩啟閉:避免急速開關引起水錘或損壞密封面。
3、定期維護:保持閥桿清潔潤滑,檢查填料密封,確保操作靈活無卡澀。長期不操作的閥門應定期活動,防止卡死。
國標截止閥的操作方式從基礎的手輪、手柄、齒輪手動驅動,到先進的電動、氣動、液動自動執行,覆蓋了從簡單現場操作到復雜智能控制的全場景需求。選擇合適的操作方式,需綜合考慮閥門尺寸、工作壓力、操作頻率、控制要求(開關/調節)、環境因素(防爆)、自動化程度及成本效益。無論何種方式,遵循正確的操作步驟和維護規范,都是保障截止閥長久可靠運行、發揮其流體控制核心作用的關鍵所在。
以上就是國標截止閥的操作方式有哪些的相關介紹。希望通過上述的介紹能夠幫助大家進一步了解閥門。良名閥門始建于1996年,是一家集研發、設計、生產、銷售、服務于一體的生產制造型企業,在全國多處擁有生產基地和辦事處,銷售網絡遍布全國,輻射海外市場,良名團隊用心服務每一位用戶,深受廣大客戶的一致認可,達成了長期的戰略合作實現共贏。?